CDE鼓励提升新药创新能力,聆听患者之声——ePRO在肿瘤领域应用前景广阔

CDE鼓励提升新药创新能力,聆听患者之声——ePRO在肿瘤领域应用前景广阔

 

2021年7月2日,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《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指出:抗肿瘤药物研发应以患者需求为核心,以临床价值为导向。以患者为核心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理念,不仅仅体现在对患者的需求、反馈、信息的收集、分析和方法学的完善,而是从确定研发方向,到开展临床试验,都应贯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理念,开展以患者为核心的药物研发,从而实现新药研发的根本价值——解决临床需求,实现患者获益的最大化。此文一出立即引发业界震动,行业普遍认为CDE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是对新药开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《原则》鼓励体现患者需求的临床试验设计,首次提出在肿瘤患者中应用PRO,并鼓励使用ePRO等多种评估方式,以减轻患者在评估中的负担。文中提到:“在肿瘤患者中应用PRO,可以提供不良事件报告无法获得的临床重要信息;也反映抗肿瘤治疗对患者的影响,捕捉传统评价指标(如OS、PFS)无法全面反映的患者治疗体验和临床获益,以及抗肿瘤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。鼓励申请人通过生活质量(quality of life,QoL)评估、症状评估等PRO工具,收集药物治疗在症状缓解和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。”

 

以往PRO工具多应用于呼吸,消化,神经,精神类等疾病领域,用以评估他们的临床终点。此次在肿瘤患者中推荐使用患者报告结局(PRO),并在《原则》中独立一节予以介绍和鼓励使用,“鼓励研究单位和申请人开发、验证患者自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终点,并与监管机构讨论上述终点支持监管决策的可行性”,“鼓励申请人开发多种评估方式,如电子 PRO 数据收集系统(ePRO),减轻受试者在评估中的负担。”足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于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药物研发的政策倾向与积极推动。从CDE发布的年度注册临床试验数量来看,抗肿瘤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占比例最大,《原则》肯定了PRO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价值,无疑为PRO在临床研究中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,也为ePRO应用打开了更广大的市场前景。

 

相对于传统临床试验主要依赖以临床试验机构为中心的模式,去中心化临床试验提供了另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分散式模式,又被称为去远程临床试验或虚拟试验等。根据临床试验转型倡议组织(CTTI)的定义,去中心化临床试验是通过远程医疗和移动/当地医疗机构进行,使用与传统临床试验不同的流程的一种临床试验模式 。根据Nature杂志2019发表的评论文章[1],实现临床试验的智能化转型的巨大潜力,需要通过监管和投资的支持。在此次CDE发布的《原则》中已明确提及:通过去中心化临床试验减轻受试者负担。文中提到:“去中心化临床试验(Decentralized Clinical Trials)可减少受试者负担,增加更多样化的受试者累积,鼓励申请人探索远程访视、远程实验室评估、远程成像评估、远程监测,鼓励探索研究中心和居家随访结合的新随访模式,鼓励尝试采用远程电子设备进行信息收集。”

随着中国加入ICH,药物创新研发和临床研究日益与国际接轨,“以患者为核心“的理念日益受到监管层的重视,陆续出台政策引导行业将此理念践行贯穿于药物研发的始终。从抗肿瘤药的研发立题之初,就应以患者的需求为研发导向,鼓励采用高效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更多数字化技术和工具,提高临床研发效率;同时,注意聆听来自于患者的声音,保障受试者的疗效权益,以期最大限度的满足临床实践中不同类型人群的安全用药需求,真正做到”以患者为中心“,惠及患者,造福社会。

 

参考文献:

[1] Inan, O. T., Tenaerts, P., Prindiville, S. A., Reynolds, H. R., Dizon, D. S., Cooper-Arnold, K., … Califf, R. M. (2020). Digitizing clinical trials. NPJ Digital Medicine, 3(1), 101-101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746-020-0302-y

1319
xincere
2021-07-09